
金秋九月,在鍛造公司超萬噸高產目標的號角聲中,一場“全要素動員、全鏈條協同、全人員攻堅”的生產戰役已全面鋪開。面對人員缺口、設備保障、質量管控等多重挑戰,公司黨委發出“黨員帶頭、全員聚力”的動員令,各黨支部快速響應、緊密聯動,以“思想筑基、行動破局、服務護航”為載體,誓奪高產攻堅戰全勝。

鍛一作業部:頂崗補位強保障,無縫銜接保生產
鍛一作業部面臨最直接的現實難題——人員缺口達10人。短時間內難以補充足夠熟練工,如何保障生產節奏不打亂?管理團隊迅速制定“黨員+職能人員頂崗支援”方案,將“非常規舉措”做細做實:
充電”:頂崗支援的黨員與職能人員利用班前會、交接班間隙,系統學習崗位標準作業流程,重點掌握設備操作規范、質量檢驗要點及安全注意事項,確保“頂得上、干得穩”。
交接“零時差”:優化交接班流程,推行“無縫對接”模式,確保“人停機不停、效率不降、質量不滑坡”。
攻堅“全天候”:管理團隊24小時輪值現場,動態跟蹤生產進度,針對換型、調試等耗時環節提前預判,通過“并行作業”“預準備”等方式壓縮非生產時間,確保生產時間最大化。
目前,鍛一作業部頂崗支援隊伍已全部到崗,人員缺口壓力得到有效緩解。
熱清作業部:黨建引領聚合力,五大舉措破瓶頸
熱清作業部承擔著鍛件清理校正、熱處理等重任,高產壓力尤為集中。黨支部以“五大行動”為抓手,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深度融入生產全流程:
思想“鑄魂”:通過班前會“5分鐘微宣講”、安全質量培訓會等形式,講清“高產即生存、高產即發展”的戰略意義,讓員工從“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
協同“破壁”:打破工區“各自為戰”壁壘,建立“跨工區技能共享池”,推動“單面手”向“多面手”轉型,靈活應對工序間人力波動,緩解人員缺口。
設備“護航”:成立黨員設備維護小組,實行“白+黑”駐點服務——白班重點做好突發故障應急方案和備件管理,夜班加密巡檢頻次,利用交接班 “碎片時間”完成日常保養,設備故障響應時間同比平均縮短20分鐘。
質量“護航”:設立“黨員質量監督崗”,對關鍵工序實行“專檢”,每日公示抽查結果;成立質量改進小組,邀請研發、質量工程師為員工培訓過程質量控制,鼓勵員工立足崗位自主改善,全面提升產品質量。
效率“攻堅”:黨員帶頭“蹲點”瓶頸工序,通過“逐幀錄像+動作分析”識別低效環節;及時收集現場疑難問題,與職能部門組建專項攻關小組,實施問題點日清日結管理,全面提升生產質效。
如今,熱清作業部車間內,“黨員突擊隊”“應急保障隊”旗幟獵獵,員工們干勁高漲。
機關黨支部:服務下沉解難題,全鏈保障促攻堅
高產攻堅,機關是“中樞”,更是“后盾”。9月1日,機關黨支部召開“高產月服務保障”專題會,圍繞“如何為一線減負、為攻堅賦能”展開頭腦風暴,最終形成《機關黨支部“高產月”服務保障與先鋒行動措施清單(草案)》,以“清單化”管理推動服務精準落地:
流程“瘦身”:綜合管理部簡化一線用工調配審批流程,確保一線用工快速調配。
宣傳“鼓勁”:黨群工作部策劃高產月勞動競賽,加強宣傳鼓勁,通過典型選樹激發全員干勁。
資源“統籌”:經營規劃部協助推進GK管理,統籌協調各單位資源,保障作業部生產節奏。
政策“護航”:財務部為各單位提供財務政策統一解讀與服務。
作風“護航”:紀檢監察部嚴查形式主義、推諉扯皮等履職不到位現象,強化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的再監督,著力清除阻礙生產的“絆腳石”,為攻堅清除“中梗阻”。按照推進計劃,機關黨支部正逐步深入一線對接需求,真正將服務轉化為解決現場生產中的難點、痛點、堵點行動上。
【供稿:蔣文 張鑫 高勝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