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東風鍛造有限公司鍛二作業部平鍛工區的生產現場,隨著一件件空心軸樣件順利下線,標志著由公司產品研發部孫有飛主任牽頭的多向模鍛新工藝攻關團隊,經過兩年艱辛攻堅,成功開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向模鍛工藝技術,圓滿完成客戶的樣件試制任務。這一突破性進展,不僅讓鍛造公司在新工藝領域闊步向前,更極大提升了該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飛速發展的今天,零部件制造技術的革新已經成為企業搶占市場的制高點。多向模鍛工藝作為該鍛壓行業的核心技術,相比傳統鍛造工藝有著諸多不可比擬的創新優勢。它能精準成形結構復雜的鍛件,使材料利用率大幅提升,又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通過該工藝生產的零件,力學性能更為優異,能更好地滿足新能源汽車對零部件高強度、高可靠性的要求;此外,其模具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不僅降低了制造成本,還讓使用和維護變得更加便捷。雖然這項工藝在行業內已有成功應用案例,但對于東風鍛造而言,此前一直處于艱難的探索階段,這也嚴重制約了公司開拓新項目的步伐。
2023年,鍛造公司審時度勢,在新工藝開發規劃中,明確將新能源空心軸及電機軸作為主要攻關方向,把多向模鍛工藝作為重點突破口。當時,擺在團隊面前的是一片技術空白 —— 沒有現成的技術參數可供參考,更沒有可借鑒的案例。但團隊深知,這項技術的突破對公司的戰略發展意味著什么。孫有飛主任帶領團隊毅然選擇從零起步,開啟了艱難的攻關之路。“不要想那么多,干就是了。” 這句任正非的名句也是孫有飛常掛在嘴邊的話。為了獲取精準的技術數據,團隊借助 CAE 仿真模擬技術,對模具結構進行了四十余次優化設計。無數個深夜,孫有飛的身影總會出現在電腦前,雙眼緊盯著屏幕上的模具造型,時而仔細比對 CAE 模擬結果,時而思索著如何調整造型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經過反復修改和模擬驗證,最終的方案通過了嚴格的評審。
在模具加工過程中,新的挑戰接踵而至。孫有飛主動聯系設備廠家,一同摸索設備工藝參數,從油缸保壓時間到油缸先后動作順序,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即便在高溫天氣里,他依然堅守在現場,汗水浸濕了衣衫也毫不在意。當遇到部分設備子件沒有圖紙的難題時,他毫不猶豫地親手將其拆卸下來進行測繪,一點點還原出整套結構。正是這份執著,確保了模具、模架以及連接機構一次裝配成功。
進入調試階段,孫有飛帶領徒弟賈曉偉幾乎整天都守在制造現場,對每一個環節都細心記錄,做到有疑必提、有疑必究。一次,油缸先后動作順序出現問題,聯系廠家處理需要等待兩天,而時間緊迫,不容拖延。孫有飛立刻向裝備部求助,裝備部迅速派出精兵強將,他們快速熟悉程序、修改程序,不到半天就解決了問題,為調試工作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在鍛件熱調時,孫有飛更是親歷親為,仔細潤滑模具,耐心指導坯料擺放。憑借著這份專業和專注,調試工作在第二天就打通了全工序,順利生產出 30 余件鍛件,如期按客戶預期完成了樣件試制任務。
“華為有個任正非,我們有個孫有飛!”當同事們紛紛對他豎起大拇指時,只是靦腆一笑,堅定地說:“我們只是邁出了第一步,下一步還要對調試問題點進行完善,對整線布局進行優化,還要提高生產穩定性,同步對模具壽命進行驗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供稿:王國龍】